上學期未能將文字學讀書會辦成,這學期終於得以成形。在

讀書會的第一天,季旭昇老師再度和我們清楚的解說了文字的由

來,姑且不論發現的起源和時間有兩種說法,但是可以確定的是

,中國目前所發現的文字,最早的起源是商代刻劃在龜殼上頭的

甲古文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從文字學的「卜」字,《說文解字》:「灼剥龜也,象灸龜

之形。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。凡卜之屬皆从卜。」意思是灼龜甲

、牛骨以卜問鬼神。占卜的「占」字,《說文解字》:「視兆問

也。从卜从口。」從甲古文字來看,是畫了一個牛骨,上頭有占

卜的「卜」字和說話的「口」字,意思是觀著牛骨之裂痕,以口

說吉凶,故有觀看兆象,引申為占斷之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商代貴族喜好占卜,舉凡天象、祭祀、生育、戰爭、農業、

田獵、疾夢‧‧‧等,幾乎無事不卜。大多會將占卜的內容刻在

所占卜的龜殼、牛骨的卜兆旁,一般習稱卜辭。除了卜辭之外,

還有記事刻辭、干支表、四方風名、家譜刻辭和祭祀譜等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參與文字學讀書會,因此有幸得以親眼看見且觸摸到真正的

龜殼以及牛骨。牛骨是牛的大腿骨,厚實且骨頭面積較為平廣,

龜殼主要為烏龜底部較為平坦的部分。在牛骨的最上頭,被人為

割掉了一個直角,季旭昇老師和我們解說,那是為了方便文書館

理,古代的公文會刻在牛骨上頭,為了方便管理,變會在牛骨最

右上方的角落割下一個直角,當所有牛骨排放在一起,便可以清

楚的知道牛骨文書的正反面是否擺放錯誤。這樣聰明的智慧從商

代即有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雖然季旭昇老師所帶來的牛骨及龜殼上並無燒裂後的痕跡,

也沒有占卜後的卜辭,因為季旭昇老師笑稱:「太貴了,我買不

起。」,實際上若真的有,也應該放在研究的地方用特殊方式保

存,否則任人觀看把玩,上頭的珍貴痕跡可能會被破壞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文字學的讀書會中,有許多內容是在課堂上老師未曾講述

到的,讀書會的氣氛不同於正式上課時的拘謹,較為輕鬆活潑,

因此參與讀書會之後更是獲益良多,非常感謝承辦的學姊在每一

次舉辦讀書會前的熱心聯絡,還有忙碌的老師能夠抽空舉辦讀書

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u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